福建南靖土樓風景
走進神奇的福建土樓
南靖土樓是指遍布漳州市南靖、華安、平和、詔安、云霄、漳浦等縣山區(qū)的土樓,以歷史悠久、數量眾多、規(guī)模宏大、造型奇異、風格獨特而聞名于世,被譽為“神話般的山區(qū)建筑”。
福建土樓產生于宋朝時代,明、清朝時期逐漸成熟,并一直延續(xù)至今。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(qū)大型夯土民居建筑。具有聚族而居、防盜、防震、防獸、防火、防潮、通風采光、冬暖夏涼等特點。土樓一般高三至五層,一層為廚房,二層為倉庫,三層以上為起居室,可居住200至700人。
福建南靖土樓景觀
“數”讀土樓之特色:
五個之最:匯集了現存最高、最大、最小、最奇特、保護最完好的土樓。
六種功能:聚族而居,教化娛樂,安全防衛(wèi),防風抗震,防火防潮,冬暖夏涼。
七大特點:源遠流長,數量眾多,形式多樣,結構奇巧,規(guī)模宏大,功能齊全,內涵豐富。
八種形狀:圓形、方形、橢圓形、弧形、扇形、交椅形、曲尺形、馬蹄形。
最小九米:最小的土樓——翠竹樓直徑只有9米。
十世之久:南靖土樓產生于11世紀以前,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。
福建南靖土樓美麗風光
“最”有意思的土樓
最高的土樓——長教和貴樓。
建于清雍正十年(1732年),距今已有200多年,共5層,高21.5米,每層28間,共140間。這座樓共用20厘米口徑的杉木柱220根,65厘米口徑的梁材780根。令人稱奇的是,這座樓建于沼澤地上卻沒有樁基,就像一艘大船飄浮在海上,雖歷經200多年仍巍然屹立。
最大的土樓——書洋順裕樓。建于1937年,外廊直徑86米,每層72間,4層計288間,樓中又有80間,共368間。背山面水,氣勢恢宏,有“王中之王”的盛譽。
福建南靖土樓一角
最小的土樓——南坑翠林樓。內墻直徑只有9米,3層36間。
保護最完好的土樓——梅林懷遠樓。始建于清宣統(tǒng)元年(1909年),直徑38米,高4層14.5米,共136間。樓內雕梁畫棟,佳聯成對,讀來回味無窮。處于核心位置的“斯是室”是家族子弟讀書的地方,精巧秀氣,古樸天然,置身其中,仿佛有朗朗書聲。這是一座建筑工藝最精美、保護最完好的雙環(huán)圓土樓。
最奇特的土樓——田螺坑土樓群。
由一座方形土樓(步云樓)、一座橢圓形土樓(文昌樓)和三座圓形土樓(和昌樓、振昌樓、瑞云樓)組合而成,布局合理,疏密得體,錯落有致,居高俯瞰如綻放的梅花,山腳遠眺又似布達拉宮,是土樓民居中最精美的組合群體。
福建南靖土樓一景
客服電話
4000-888-943
7*24小時客戶服務
15527575559